代赎物 (圣经常识)

代赎物 (圣经常识)

被翻译成代赎物的希腊语"吕特龙"是解放奴隶或俘虏时支付的身价(赎金)。
被翻译成代赎物的希腊语"吕特龙"是解放奴隶或俘虏时支付的身价(赎金)。

1.词面上的意义

被翻译成代赎物的希腊语”吕特龙”是解放奴隶或俘虏时支付的身价(赎金)。

2.学于史上的代赎的道理

北以色列亚哈王当时与亚兰王便哈达的军队发生了战争。 亚兰国王和与他结盟的32名国王一起率领军队上前包围了撒玛利亚(以色列的首都),并要求投降,但亚哈王和以色列做好了决战的心理准备,展开了战争。

那时,上帝的先知来到国王面前告诉他:”上帝把亚兰军队交给了以色列(要让以色列军队获胜)“。因此,以色列在这场战斗中获得了巨大胜利。

败北的亚兰王自卫说:”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,所以他们胜过我们;但在平原与他们打仗,我们必定得胜“。进而补充战力,第二年又发动了战争。 另一方面,以色列也听从了先知的忠告,即相信第二年亚兰军队一定会来攻,而努力扩充军备。

但在与敌人对峙时,正如”以色列好像两群山羊羔,亚兰人却满了地面“(王上20:27)所言,在军事力量上明显处于劣势。 站在以色列王面前的上帝的先知再次传达了上帝的旨意。

说”耶和华是山神,不是平原的神“的人都交到以色列的手中,与上帝同在的以色列军队大获全胜。亚兰国王不得不恳求以色列王亚哈饶命。 亚哈听到亚兰王提高自己的话后,心情变得十分得意,放走了上帝赐予以色列的亚兰王和他的军队。

不久后,一位先知奉上帝的话语,化装成在战争中受伤的伤残军人,用毛巾蒙住眼睛走向亚哈王说:”仆人在阵地上的时候,有人带了一个人来,对我说:”你看守这人“。

若把他失了,你的性命必代替他的性命;不然,你必交出一他连得银子来。仆人正在忙乱之间,那人就不见了“(王上20:39~40)听到这句话的亚哈王,在不知道其内容是说自己的情况下勇敢地说道: “你自己定妥了,必照样判断你“。

释放了该杀死的亚兰王的以色列亚哈,传来了以下上帝的话:”因你将我定要灭绝的人放去,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,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“。

像这样,所谓代赎是指,为了挽救犯下死亡罪的人,没有犯罪的其他人代替其死亡的意思。

3. 成为代赎祭物的基督

旧约时代以色列百姓犯罪时,宰杀牲畜,把血洒在祭坛上而获得罪的代赎的历史,在新约时代成为所有代俗祭物的基督,以自己牺牲的血而成为了实体。 现在,相信基督牺牲之血,按照他的教诲行事的所有人(灵魂),都因基督的代赎而不会被定罪,而是会得到完全的救赎。

“正如人子来,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并且要舍命,作多人的赎价”。(太 20:28 ,可10:45)

耶稣为了拯救因犯罪只有等待死亡的我们,成为代赎物牺牲了自己,我们怎能忘记他这崇高的爱呢!!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