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游子吟》【唐】孟郊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
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作者:孟郊(751~814),唐代诗人。字东野。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 东临 邑东北),故友人时称“平昌孟东野”。生性孤直,一生潦倒,友人私谥贞曜先生。诗名甚 籍,尤长 五古,愤世嫉俗,但情绪低沉,语多苦涩,苏轼将其与贾岛并称为“郊寒岛瘦”。有《孟东 野诗集》。
译文: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,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。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, 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。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,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?
此诗用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,描写了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,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内心情感。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衣”作者用“线”与“衣”两件极常见的东西,將“慈母”与“游子”紧密的联在一起,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。“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”用缝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描述,深化了这种感情。前四句采用白描手法,不作任何修饰,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。最后两句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,儿女像区区小草,母爱如春天阳光,以形象的比喻,寄托了儿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。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-母爱,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。
8条评论